一、合成工艺分类和特点
1.滚筒式 铝含量一般,水不溶物高,多用于污水处理。
2.板框式 铝含量高,水不溶物低,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3.喷雾干燥 铝含量高,水不溶物低,溶解速度快.用于饮用水及更高标准水处理。在同样水质的情况下,喷雾干燥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减少,尤其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喷雾干燥产品投量与滚筒干燥相比,可减少一半,成本低,强度小。此外,喷雾干燥产品可保证安全性,事故少,对居民饮用水非常可靠。
二、合成方法
① 金属铝法 主要以铝加工的下脚料(如铝屑、铝灰和铝渣等),按一定配比缓慢加入盐酸,在搅拌下进行反应,经熟化聚合、沉降制得液体聚合氯化铝,再经稀释过滤,浓缩,干燥制得。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3种。酸法主要是用HCl,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碱法生产工艺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且用碱量大,控制pH值时较费原料,成本较高;用的较多的是中和法,只要控制好配比,一般都能达标。
② 氢氧化铝法 氢氧化铝粉纯度比较高,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低,一般采用加热加压酸溶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但盐基度较低,因此一般采用氢氧化铝加温加压酸溶再加上铝酸钙矿粉中和两道工序。
③ 三氧化二铝法 含三氧化二铝的原料主要有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该生产工艺可分为两步:1步是得到结晶氯化铝,2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合氯化铝。
④ 氯化铝法 采用氯化铝粉为原料,加工聚合氯化铝。这种方法应用很为普遍。可用结晶氯化铝于170℃进行沸腾热解,加水熟化聚合,再经固化、干燥制得。
⑤ 碱溶法。先将铝灰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铝酸钠溶液,再用盐酸调pH值,制得聚合氯化铝溶液。这种方法制得的产品颜色外观较好,不溶物较少,但氯化钠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铝含量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
三、作用过程及性能
作用
聚(合)氯化铝其絮凝作用表现如下:
1.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作用。
2.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优良架桥吸附作用。
3.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性能
1.净化后的水质优于传统絮凝剂,净水成本与之相比低15-30%。
2.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处理能力大。
3.对水体碱度消耗低于各种无机絮凝剂,因此可不投或少投碱剂。
4. 适应宽pH范围,源水pH 5.0-9.0范围均可凝聚。
5.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
6.溶解性优于硫酸铝。
7.处理时水体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
8.对源水温度的适应性优于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 |